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医院动态 > 医院新闻 >

“硬核护士长”潘水云:把爱和责任融入生命

日期:2020-05-18 来源: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进入脑科疾病答疑区

医院公告 我院为上海市医保定点单位 如以下阐述文章有不明之处 建议花几分钟时间点击网络咨询服务,一对一为您网络解答咨询!

  “幸福的要素是,我们的生活方式,必须源于自己深刻的冲动”。

  ——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幸福之路》

  (The Conquest of Happiness),译者傅雷

  春秋24载情系护理,初心不改。

  芳华10载脑科逐梦,岁月无悔。

  时间改变的,是她不再青春的容颜,不变的是她对患者的真诚热情,对护理事业的热爱执着与使命担当。她一边用专业和敬业守护患者,一边向年轻的护士们传递着知识和责任,是大家眼中的“硬核护士长”。她就是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8A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护士长潘水云。

  培养人才 团队共进

  神经内科ICU,这里所面对的是生死线上挣扎的患者,护士24小时守侯,时刻与死神鏖战,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应变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ICU护士长,潘水云更是责任重大。

  “没有金刚钻,难揽瓷器活。”潘水云深知,在ICU团队需要扎实过硬的真本领,才能沉着冷静应对紧急情况。因此,在工作中她重视团队共进,努力打造守望相助的团队,实行护士长—组长—组员三级管理制度,以老带新。

  为了培养一支理论强、技术硬的护理队伍,她因材施教,针对每名护士量身订制培训计划和考核内容,扎实开展护理基础训练和新方法新理论实践。她时刻不忘对年轻护士的“传、帮、带”,利用每天的晨会对重点知识进行培训。“我的目的就是希望每一位新护士能从什么都不会,到都会,到做专做精,最终一专多能。”潘水云说。

  2019年,科室培养了5名主班护士、5名治疗班护士、6名鼻饲专职人员和4名血透专科护士,为医院输送了一名急诊科护士长,一名神经外科ICU副护士长。


  ▲ 每天晨会组织培训学习

  护士陈贤曼与潘水云共事3年多了。她记得刚到ICU的时候,操作除颤仪时总是很犯憷。但护士长潘水云总是鼓励她并耐心地教导她们除颤操作的方法技巧,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

  如今不仅她自己,科里的每位护士都能熟练操作除颤仪。陈贤曼说,“护士长业务能力强,做事动作麻利,一丝不苟,从不吝惜向年轻的护士传授技巧,从如何配合医生,给药、记录,到怎样使用各种抢救仪器,到如何快速有效地抢救患者等。”

  在潘水云的示范带领下,科室护理水平明显提升。护士刻苦钻研、吃苦在前,个个都能独当一面,一次次将危重病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打造成了一支精英护理团队。


  ▲ 家属赠送锦旗表达感谢

  有患者家属在写给神经内科ICU护理团队的感谢信中说道,“你们打造了一支工作作风严谨,干活主动,勤快,吃苦耐劳和有爱心、同情心、有高度责任心的优秀团队。”对此,与潘水云共事3年多的医生朱收妹也表示,相较于与其他护理团队的合作,与潘水云护士长护理团队的配合是最有默契的。她们曾配合抢救一位突发室颤、恶性心率失常的癌症晚期患者,CPR、气管插管、除颤......整个抢救过程仅花了约3、5分钟,患者情况便趋于稳定,意识恢复清醒。

  敬于事业 精于专业

  ICU与普通病房不同,几乎与外界隔离,病人一出状况基本是与死神争夺生命,这就意味着护士肩负的担子更重,需要医护人员有过硬的护理技术,也要有灵敏的应变能力。因此,潘水云总是把最多的时间用在练就“硬核”本领上。


  ▲ 层叠的荣誉证书和专业资质证书

  从事护理工作24年,2012年获得“主管护师”,曾荣获公司万众星光奖,多次荣获医院“优秀护士长”、“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潘水云从没放松过专业的学习与提升。“人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分没学到”,她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升自己,先后获得了ICU专科护士适任证、急诊专科护士适任证、PICC专业护士适任证、PICC专业护士穿刺证等多个专业资质证书。

  “只要护士长在,就不用担心护理技术”,提到对潘水云的印象,科室的医生护士都这样表示。因此,临床医护人员一遇到护理方面的难题,总是第一时间想到她,向她求援。

  就在去年,有位70多岁的脑血管意外男病患,住过好几家医院,因前列腺肥大、导尿口狭窄等,导尿管都插不进去。

  转入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后,当班护士试了多次插不进去,于是向潘水云求援。刚开始,潘水云用导尿管也插不进,便偿试着用最细的无菌吸痰管插,插进去后导尿了几天,再换成导尿管,最后终于成功了。

  事后,该病患家属连连称赞道,“潘护士长,我们住院这么长时间,别人导尿管都插不进的。你却能插进去了,这真是非常不容易啊。”

  2019年,潘水云解决困难导尿管插管共计15例,这只是其中看似普通平凡实则不凡的一例。


  ▲ 处理各种突发情况

  对于专业技术的精益求精,潘水云始终很“轴”,那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韧劲在她身上得到了很好的注解。

  4、5年前,潘水云首次遇到了一例让自己受挫的胃管插管患者。那是一位气管被切开、没有吞咽功能的患者。“我当时很受挫折,心情也很低落,从来没有我插不进胃管的患者。我一直想,为什么这个患者插不进去呢?”对此,潘水云记忆尤新,“我翻阅了很多文献,上网查找资料,总结后再尝试,最后终于成功为患者插进胃管了。”

  事后,潘水云总结了胃管插管经验,并形成了标准模式在临床应用推广:球囊先抽出,套管往外拉稍许,患者的体位(左侧、右侧还是半卧位),插管的手势、动作、惯性(顺时针还是逆时针),要注意因人而异,从而解决了许多相同病人的胃管插管难题。


  ▲ 为患者插管、PICC穿刺等

  前几天,临床遇到了一位老年患者,5、6天没吃东西了,胃管插进去听不到气过水声,因此难以判定胃管是否成功插入胃里。“一般患者胃管插进去会有气过水声,但这位患者却听不到,老是进进出出,什么声音都听不到,让你觉得是不是插错地方了......”潘水云根据以往的经验,试着给患者注入了生理盐水,然后逐步试着给患者少量饮食,几个小时后,终于听到了气过水声,这也就意味着插管是成功的。“经验是要不断摸索、总结、积累的,这样才会让更多患者受益。”潘水云说。

  家人与患者 患者总是第一位

  家人与患者,总是如同鱼与熊掌不能兼顾的两难选择,对潘水云来说,首选的一定是后者。

  “早交班——查房——PICC穿刺——处理各种突发问题、疑难问题——支援兄弟科室——带教培训会议——”这是潘水云一天工作的真实写照。她上午8点上班,基本晚上6、7点才能下班,平均每天工作不少于10个小时,曾连续一个月无休。

  花在患者身上的时间多了,陪伴家人的时间也就相对减少了。因此,潘水云丈夫就变成了“买大嫂”(上海话,意思是包揽下买、洗、烧一切家务活)。

  潘水云儿子今年虚岁15了,可潘水云一次都没参加过他的家长会。现在她儿子早已习以为常,“我在儿子眼中似乎是‘透明’的,有事他都自动屏蔽掉我,直接找他爸爸去解决。”

  提及家人,潘水云禁不住眼泛泪光,“对他们,我太内疚了;我十分感谢他们的理解与支持,尤其是我丈夫。但这也没办法,救死扶伤是我的天职,患者总是要放在第一位的。”为了弥补家人,潘水云只能利用业余休息时间,为家人做一顿丰盛的饭菜,给儿子烧他最喜欢吃的糖醋排骨,聊表欠意。

  “做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

  在上海解放军八五医院急诊科工作了5年多,上海仁济医院重症监护室工作了8年多,今年是她在脑科医院工作的第10个年头,对于潘水云来说,脑科医院是一个温暖的家、团结奋进的集体。

  2017年新院启用之际,创建DSA介入诊疗科,潘水云从ICU护士长岗位抽调至DSA支援前期筹建,她一人身兼数职,真可谓老将出马一个顶俩,3个多月里忙得连轴转。

  听闻医院创建急诊科,她又主动请缨支援。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连续20多天她吃住在医院。一个月后,急诊科顺利开诊。

  不久,医院打造首个优质服务护理示范病区,该病区原护士长中途进修外出,潘水云又“临危受命”,接力创建该病区优质服务护理示范病区。一年后,顺利完成任务后,潘水云才回到八楼ICU。


  ▲ 积极支援科室建设、负责全院培训带教

  期间,潘水云一直承担着全院心肺复苏、呼吸机吸痰、除颤等抢救操作的示范带教和培训,以及医院大小技能操作考试的监考工作。同时,作为医院PICC穿刺技术主要担当者之一,她不仅包揽了ICU所有的PICC穿刺工作,还积极支援兄弟科室的护理工作。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她个人PICC穿刺的例数便达到了229例,全年平均每天一例。

  曾有人问潘水云护士长:“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你这样整天忙于工作累不累?”

  对此,她总是乐呵呵地回答说,“选择了这份职业,就要努力做好。我要做一块专业的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

  “生命是脆弱的,而人的能力是有限的,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尽最大的努力减轻患者的病痛,即使是很小的一点,也是我最大的满足。”

  ——潘水云

  正因热爱才见一路花开,如本文开头“幸福的要素是,我们的生活方式,必须源于自己深刻的冲动”(罗索《幸福之路》)。这种冲动,来源于近代护理学创始人南丁格尔般的爱心,潘水云就是这样的“硬核护士长”。

上一篇:“患者在我心中有多重,我在患者心中就有多重”——记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神经内科7A病区护士长李楠楠 下一篇:争创四星塑形象 重温誓词记使命
医院简介专家教授科室介绍医院荣誉医学百科就医指南上海蓝生脑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