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立体定向与功能性神经外科主任Peter Warnke教授、颅底和神经血管实验室神经血管外科项目副主任Sean P.Polster博士为期3天的访问交流继续深入开展。
根据安排,Peter Warnke教授、Sean P.Polster博士在医院副院长潘耀良、周克祥及相关临床职能科室负责人的陪同下,参与了脑血管病科查房及病例讨论,现场观摩了神经肿瘤手术。双方展开了热烈的互动交流。
当天上午, Peter Warnke教授在周克祥副院长、6B神经外二科副主任卢云鹤博士陪同下,前往9F手术室观摩了由神经外科特需专家李士其教授主刀的显微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脑脊液漏修补及颅底重建手术。Peter Warnke教授全面详细了解患者病情、手术指征、术式选择等情况,并在术前间隙与李士其教授进行了沟通交流。
▲ 卢云鹤博士向Peter Warnke教授介绍患者情况
显微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脑脊液漏修补及颅底重建手术非常考验细节、主刀者的基本功及团队的默契度。李士其教授团队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地开展操作,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利落精准,让Peter Warnke教授大为赞叹。
▲ 李士其教授正在手术
Peter Warnke教授还饶有兴致地查看了医院手术室先进的设施设备,当了解到国际前沿设备诸如多模态神经导航、神经内镜、搭载Flow800技术的蔡司显微镜以及PEEK 等新一代人工材料等已应用于神经外科手术时,连连点头表示认可。
▲ Peter Warnke教授与院方人员开展深入探讨
此外,围绕患者围手术期管理、DeepSeek及AI医疗技术在神经外科领域的应用前景等热点话题,双方还开展了深入探讨。
与此同时, Sean P.Polster博士在副院长潘耀良等陪同下,来到4A脑血管病一科,与学术副院长兼4F主任席刚明教授,4A脑血管病一科副主任王贵平博士以及科室医疗骨干共同参加查房和讨论。
▲ Sean P.Polster博士参与4A脑血管病科病例讨论
脑血管病科精心准备并呈现了两个复杂脑血管病病例。
一例为男性74岁患者,大脑动脉闭塞脑梗死、言语障碍、不完全性偏瘫、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等,给予相关药物对症治疗,并由席刚明教授、王贵平博士在全麻下为患者行经皮大脑中动脉支架植入术、经皮大脑中动脉球囊扩张术治疗。治疗后患者记忆力及言语功能较前好转,认知功能及精神症状也较前改善。
▲ Sean P.Polster博士参与查房
另一例为57岁男性患者,椎动脉狭窄、大脑动脉狭窄脑梗死、大脑中动脉狭窄、大脑前动脉狭窄、颈内动脉狭窄,基底动脉狭窄,且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入住我院后,席刚明教授、王贵平博士评估后,为患者开展了全麻下经皮颅内动脉(左椎动脉颅内段)慢性闭塞开通术、经皮颅内动脉(左椎动脉颅内段)支架置入术,经皮左椎动脉颅内段球囊扩张成形术。日前,患者头昏及站立不稳等症状不同程度得到改善,已于近期顺利出院。
▲ Sean P.Polster博士与席刚明教授深入探讨
Sean P.Polster博士对患者治疗情况作全面详细了解,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对57岁男性患者出院后情况尤为关注。当了解到席刚明教授团队针对该患者制定了完备的出院随访策略后,对医院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竖起了大拇指,并以“Great!”给予直接肯定。
立足病例,拓展诊疗思维,期间,双方还就国内外患者对脑血管病治疗的依从性差异,诊断方法、治疗方式选择等开展了长时间深入探讨。大家畅所欲言,或质疑、或思辨、或争鸣,宾主双方均感意犹未尽、获益匪浅。
医学无国界,探索无止境。东方智慧与西方经验碰撞,临床实践与科研创新交融,在热烈的交流氛围中,本次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专家团莅临医院的参访交流活动圆满落下帷幕。
在追求卓越医疗服务提升的道路上,同济大学附属蓝十字脑科医院(筹)从未停止脚步。此次参访交流活动,是医院拓展高水平、有层次、体系化的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里程碑,更是与芝加哥大学医院中心国际战略合作的崭新起点,医院国际化发展宏伟蓝图“新”意盎然。展望未来,医院将继续携手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共同攻克神经医学领域的重重难题,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水平,为大众的脑健康福祉构筑起更为坚实的保障!
上一篇:国际交流 聚智赋能 启新2025 ︱ 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专家莅临医院参访交流(二) 下一篇:没有了深研精析,共探医院发展良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