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上午,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国际项目市场部总监裵荣柱、立体定向与功能性神经外科主任Peter Warnke教授、颅底和神经血管实验室神经血管外科项目副主任Sean P.Polster博士一行参访交流继续紧锣密鼓地开展。按照既定行程,Peter Warnke教授和Sean P.Polster博士兵分两组,一组深入6B神经外二科查房及开展病例讨论,一组前往介入手术室观摩手术。院领导陪同,相关病区主任、副主任及医护骨干参与。
▲ Peter Warnke教授莅临神经外二科进行查房
上午9点半,Peter Warnke教授在项耀钧院长、周克祥副院长的陪同下来到6B神经外二科查房。查房过程中,针对病区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患者、昏迷促醒患者等复杂病例,Peter Warnke教授深入分析病历,询问患者病情,结合其国际经验与前沿治疗理念,提出了个性化诊疗建议,并与神经外科徐侃主任、卢云鹤博士、石立科副主任及现场医护人员就就治疗方案展开了深入讨论。
▲ Peter Warnke教授与神经外科团队开展病例讨论
病例讨论环节,卢云鹤博士分享了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及卵巢癌脑转移外科手术治疗两个病例。
大脑中动脉(MCA)分叉部动脉瘤是颅内动脉瘤中较为复杂的类型,因其解剖位置特殊(血管分叉处血流剪切力高)、宽颈多见(占60%-70%),传统栓塞易复发。针对该动脉瘤,在征得家属同意后,卢云鹤博士制定了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策略,通过构建更稳定的瘤颈支撑结构,显著提高治疗科学性及长期闭塞率。术中,卢云鹤博士使用成袢技术克服微导管超选困难的难题,最终实现微导管精准到位,手术顺利完成。高超的手术技巧和术中精细操作赢得Peter Warnke教授的称赞。
卵巢癌脑转移患者,病情复杂,既往有卵巢癌、肺癌病史,给诊断带来困难。6B神经外二科突破传统模式,联合放疗科、影像科等开展MDT会诊,术后明确诊断后,在靶向、免疫、化疗、放疗的综合治疗基础上制定适合患者的的个性化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全程管理,积极改善患者预后。针对该病例,Peter Warnke教授认可6B神经外二科的治疗方案,并提出了优化建议。
▲ Peter Warnke教授与神经外科团队进行病例讨论
随后,双方还围绕神经肿瘤、脑血管病、功能神经外科等领域前沿学术问题进行了一系列讨论。其中,“对于一侧已行苍白球毁损术效果不好的患者,同侧是否可行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更是引发了激烈的思维碰撞。Peter Warnke教授给出肯定答案,他更倾向于两边都做DBS,而不是一边做毁损一边做DBS。同时,他认为DBS对强迫症治疗也有积极效果。最后,Peter Warnke教授与徐侃主任等还就DBS手术使用的是方向性电极还是常规电极、局麻还是全麻等细节进行了讨论。气氛热烈,内容丰富,引人入胜,与会人员获益匪浅。
▲ 病例讨论圆满结束
与此同时,在负一楼介入手术室,学术副院长兼4F脑血管病科主任席刚明教授、4A脑血管病一科副主任王贵平博士开展的一台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在有序进行中。Sean P.Polster博士在潘耀良副院长等陪同下前往观摩。
▲ Sean P.Polster博士观摩脑血管介入手术
术前间隙,Sean P.Polster博士详细了解了患者病情、手术适应症、手术方式选择、介入策略等情况,并与医护团队进行了经验交流和智慧碰撞。手术过程中,席刚明教授、王贵平博士等配合默契、一丝不苟、技艺娴熟精湛,给Sean P.Polster博士留下深刻印象。
病区查房、病例讨论和手术观摩,行程紧凑而充实。大家共同切磋探讨,智慧的火花在交流中频频绽放。医院严谨高效的工作氛围、攻坚克难的团队精神、突出的医疗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等让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的专家同仁们赞赏不已,给本次为期三天的参观交流活动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上一篇:国际合作交流 ︱ 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同济大学附属蓝十字脑科医院第九届神经医学国际高峰论坛暨合作签约仪式圆满举行 下一篇:国际交流 聚智赋能 启新2025 ︱ 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专家莅临医院参访交流(三)深研精析,共探医院发展良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