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migraine)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原发性头痛类型。该疾病临床特征为反复发作性的、多为单侧的中重度搏动性头痛,常同时伴恶心、呕吐、畏光和畏声等症状。
《齐鲁晚报》旗下“齐鲁壹点”2022年7月19日报道,46岁的何女士患有偏头痛十多年,这个疾病完全打乱了她的工作和生活。“有时候工作疲劳或者心理压力大,就会导致偏头痛发作。”何女士说,此外,有时候也没有明显的诱因,“吹一下风扇也会引起偏头痛,受凉受热都不行。”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筹)】5B病区主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头痛与感觉障碍专业委员会委员余志良博士表示,虽然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但是在生活中,饮食、睡眠、环境等因素,常常会诱发偏头痛。
余博士进一步讲解道,季节变化与头痛发作息息相关,国际头痛基金会(NTF)组织的相关调查统计显示,有约75%的经常性头痛患者,当天气或是气压改变时,都会引起偏头痛发作。季节交替时,头痛发作次数增多;环境冷热变化或吹风时,会引起头痛明显加重。
根据《中国偏头痛诊治指南(2022 版)》,偏头痛发作的临床表现可分为前驱期、先兆期、头痛期和恢复期。
余志良博士结合丰富的偏头痛临床诊疗经验介绍,偏头痛的发生频率因人而异,每月发生2-4次较为常见,但有些患者每隔几天就会发生偏头痛,也有些患者一年仅发生一两次。
发作时,常为隐约疼痛起始,逐渐变为中重度搏动性疼痛,活动时加重,还可从头部一侧转移至另一侧,累及头前部甚至整个头部。部分患者伴有恶心、呕吐,食欲差,疲劳,视野模糊等。
余志良博士指出,偏头痛对患者健康有着相当的危害,不仅因频繁和严重的头痛可导致病人的学习工作能力下降、生活质量降低,而且与脑卒中等多种疾病相关。
《中国偏头痛诊治指南(2022 版)》援引的2016 年全球疾病负担(GBD)研究表明,偏头痛是第二大常见的神经系统失能性疾病,与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存在共病关系,相关研究亦发现其可能增加罹患脑梗等心脑血管疾病和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的余博士讲解道,偏头痛属于中医“头风”、“脑风”、“头痛”范畴。可考据的头痛之病名源于《素问·风论》,据其病因而有:“脑风”、“首风”之名,认为乃外在风邪寒气犯于头脑所致。因此,诊断偏头痛应辨别病程长短,病位表里,邪正虚实,并予以辨证施治。
偏头痛的治疗目的是减轻或终止头痛发作,缓解伴发症状,预防头痛复发。除药物对症治疗外,随着对疾病研究认识的深入,中西医结合治疗,尤其是中医刺血、针灸为主的非药物治疗策略,在偏头痛防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偏头痛急性期,以辩经论治为主,兼顾辨证论治,可通过刺血、手针等疗法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止痛的目的,迅速获得镇痛效果。在恢复期,则多采用毫针刺法、温针灸、耳穴压丸等操作方式,以期达到“缓则治其本”的效果。
余志良博士潜心多年研究并首创的“紫荆刺血疗法”,以传统的十四经穴理论、现代西医的血液净化理论、血管内皮的神经内分泌理论与密闭系统的流体力学理论为基础,作用机理在于解毒祛瘀、扶正驱邪、消肿镇痛、活血生津、健脾理气、解郁安神,即现代医学意义上的清除或抑制炎症、促进神经内分泌、改善微循环、增强代谢、调节免疫、组织结构与功能重建等,对于包括偏头痛在内的各种痛症、三高、头晕、心梗、脑梗及五脏功能不调等的治疗有积极作用。
2023年12月,“紫荆刺血疗法”入选传统医药特色疗法和新技术新产品遴选推广项目。
余志良博士提醒,除了在偏头疼发作时积极治疗外,通过日常生活方式改变,避免诱发因素,也能对疾病预防起到积极作用。如:
● 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 健康饮食,少食腌制食品、巧克力、奶酪及红酒等。
●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
此外,对于长期反复发作的偏头痛患者,容易出现焦虑紧张甚至抑郁倾向,建议在必要时通过专业心理疏导,保持情绪稳定和乐观的心理。一旦出现不明原因头痛或疼痛加剧时,应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以免病情加重,延误治疗。
版权声明:部分图片源自摄图网,如有版权纠纷,请及时联系医院。一经查实,将立即删除。
上一篇:世界镇痛日 | 警惕头痛,当心小病酿成大祸 下一篇:重视头痛规范诊疗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持续助力头痛防控基地建设高血糖会增加卒中的发生风险,一项对102项前瞻性研究的荟萃分析...【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