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将至,“三伏天”也即将进入“末伏”,各地的高温“炙烤”模式却还在持续。连续不断的高温,消解着人们的意志,让人的精神、心态、情绪都产生了变化,不少人变得更加悲观消极、烦躁易怒、爱钻“牛角尖”。
罚200元,扣3分
前段时间,浙江上虞公安通报了一起危险的“路怒别车”事件。有群众报警称,驾车途经迎宾大道祥生府时,遭遇一辆浙牌新能源汽车两次恶意别车,情况非常危险。“就因为在前一段路他要强行加塞,我没有让,对方就多次别停我的车。”报警人表示。
民警调取道路监控视频资料,涉事车辆在主干道内两次近距离别车、刹停,影响其他车辆的正常行驶。民警第一时间与涉事车辆车主联系,依法传唤其配合调查。在证据面前,涉事车主承认了自己“强行加塞、路怒别车”的违法行为,并为自己的冲动付出了罚款200元,扣3分的代价。
从“路怒”看“情绪中暑”
“持续高温天气,大家特别提防中暑,但通常将注意力放在预防生理中暑上,容易忽视‘情绪中暑’的发生。”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神经内科余志良博士表示,所谓情绪中暑,又叫夏季情感障碍综合症,相关研究表明,正常人中约有16%的人在夏季会发生“情绪中暑”。尤其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气象条件对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的影响明显增强,此时,生理中暑和“情绪中暑”的发生率均明显上升。
▲ 容易健忘是“情绪中暑”的表现之一
“情绪中暑”的主要症状包括心情烦躁、易动肝火、好发脾气、思维紊乱、行为异常、注意力不集中、悲观消极、容易健忘等。余博士表示,“路怒”就是很典型的表现——夏季的炎热,会让人更易感到烦躁不安,“路怒”也更易发作。
“情绪中暑”可影响心脑健康
余志良博士指出,“情绪中暑”是人体对环境不适应的表现,由此产生食欲不佳、睡眠不足和体内代谢紊乱等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可影响心脑健康。
▲ “情绪中暑”可引起睡眠不足
通常来讲,以下四类人群,在炎炎夏日容易“情绪中暑”:
● 情绪易于波动、心理调节能力较差的人。
● 平时工作生活压力较大的人。
● 性格内向甚至自闭型的人。
● 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
尤其对于第四类人群,余博士特别提醒,高温状态下,人体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心率加快,冠状动脉收缩,会加大心脏的工作负荷。排汗的大量增加,造成人体严重缺水,血液黏稠度升高,严重时可引起心肌梗死或脑卒中。
因此,有慢性病者一旦“情绪中暑”,很可能加重病情,甚至引起旧病复发。
四招破解“情绪中暑”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有云:“静则神藏,躁则消亡”。余志良博士表示,从中医角度看,情绪中暑是“心火过旺”、“火气大”的表现。“心与夏气相通应”,心的阳气在夏季最为旺盛,特别是在酷热的天气里,容易被“火上浇油”而滋生心火邪气。因此,中医在夏天尤其注重静心养心。
预防“情绪中暑”,需要从以下4个方面入手:
第一,要“静心”养生。俗话说“心静自然凉”,要尽量保持淡泊宁静的心境。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学会适当的情绪转移,不要“生闷气”。
第二,保证充足睡眠。睡眠不足会导致肝肾阴虚、阴阳失和。经常作息颠倒或长期熬夜的人,通常情绪也不稳定。
第三,调节饮食。日常膳食应多进食蔬果,减少油腻食品摄入。注意多补充水分,以调节体温,改善血液循环。
第四,要注意养气。行住坐卧动作不急不缓,保持身心舒展放松,呼吸均匀有序。
需要注意的是,若通过自我调节仍有“情绪中暑”表现,甚至出现头晕、胸闷、心慌等明显不适时,应及早就医诊断。
自查小贴士
如果具备以下3-4种情况时,可能正处于“情绪中暑”阶段,最好及早重视干预:
1、是否经常感到情绪烦躁,动辄就发脾气。
2、时常感觉思维紊乱,不能安心思考问题,较平时健忘。
3、突然心情低落,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4、对亲友较冷淡,时常发生口角。
5、行为异常,常固执地重复一些动作,如反复洗澡、洗脸、洗手、甚至擦洗鼻子。
6、易早醒。
版权声明:部分图片源自摄图网,如有版权纠纷,请及时联系医院。一经查实,将立即删除。
上一篇:脑卒中(脑中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下一篇:出现视力下降、走路不稳 要警惕这种“美女病”不断探索,砥砺前行,致力全民脑健康!...【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