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科研教学 > 专业交流 >

锁住“沉默杀手” 脑深部电刺激术 卫护帕金森患者的健康

日期:2022-08-11 来源: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进入脑科疾病答疑区

医院公告 我院为上海市医保定点单位 如以下阐述文章有不明之处 建议花几分钟时间点击网络咨询服务,一对一为您网络解答咨询!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根据《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2020版)》最新统计,我国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7%,患病人数至2030年可达500万,几乎占到全球帕金森病患病人数的一半。

  帕金森病随着病程的进展,症状会逐渐加重,一方面会对患者自身的日常活动造成严重阻碍和影响,另一方面,也给社会公共系统和医疗服务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负担。

  “沉默杀手”帕金森危害巨大

  帕金森病具有起病隐匿,缓慢进展的特点,因而又被常称为老年人健康的“沉默杀手”。由于帕金森病患者的肢体往往会不自主抖动,在民间,大家经常将帕金森病称作“抖抖病”。

▲ 抖、慢、僵是帕金森显著的运动症状

  事实上,帕金森病的症状是因人而异的,最为显著的运动症状包括静止性震颤(抖)、运动迟缓(慢)和肌强直(僵),中晚期患者可出现姿势平衡障碍。

  随着医学界对帕金森病研究的不断深入,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正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表明,帕金森病患者可出现睡眠障碍、嗅觉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认知和精神障碍等一系列非运动症状。

  每一位帕金森病患者可以先后或同时表现出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且有时会产生多种非运动症状。不仅运动症状会影响患者的工作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非运动症状也会明显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的困局 从“蜜月期”到“失效期”

  林女士5年前突然出现左下肢抬腿费劲,且不自主抖动的情况。已经60有余的她,一度以为是自己身体机能“老化”所致。最后,实在架不住亲友们的轮番劝说,林女士很不情愿地前往当地医院就医,被确诊为帕金森病。此后,林女士便一直靠服药控制震颤。

▲ 药物治疗早期效果明显

  根据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药物治疗是首选,且是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主要治疗手段,在疾病早期效果尤为明显。通过合理用药,大多数帕金森病早中期患者可有效改善和控制症状,维持工作和生活能力——这一阶段,也常被形容为帕金森病的药物“蜜月期”。

▲ 肌肉酸痛,难以入眠

  可惜林女士的“蜜月期”有点短。在药物从未停断的情况下,去年3月起,她就感觉左侧肢体震颤和僵硬感明显加重,且症状逐渐扩展到对侧肢体,行走拖步并多次跌倒。系扣子、拿筷子等精细动作也越来越不连贯,越来越困难。因僵硬所导致的肌肉酸痛,更是让林女士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不断加重的病情,已经严重影响到林女士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

  DBS手术 助患者重拾生活信心

  在亲友的推荐下,7月中旬,林女士来到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寻求进一步治疗。

  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医生团队结合患者体征和病史,开展了规范的分级评估。“蜜月期”过后药物治疗渐渐失效,病情迅速进展,提示患者的病程可能已进入中晚期(Hoehn-Yahr分级3-5级),此时应考虑通过脑深部电刺激(DBS)手术,缓解和控制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在通过实验室和脑影像学检查排除其他器质性脑病可能,明确无明显手术禁忌,并进一步完善手术预案后,功能神经外科医生团队在明确告知风险、征得家属同意的前提下,为林女士展开了双侧DBS手术。

  术中,手术医生顺利将微小的电极植入脑部预设靶点位置,并将脉冲发生器置入锁骨下。历时4小时,顺利完成手术,林女士也于麻醉苏醒后安返监护病房。

▲ 脑起搏器开机程控调试

  近日,通过体外程控仪进行脑起搏器开机程控调试后,林女士双侧肢体震颤、僵硬等运动症状明显得到改善。困扰多年的痼疾一朝得以解脱,让林女士对回归正常生活充满了希望,更满怀信心。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医生提醒,DBS手术因其相对无创、安全,可双侧和可调控等优点,已成为目前外科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的主要方法。对广大“帕友”来说,若此前药物治疗有明显疗效,现疗效已明显下降或出现严重运动并发症时,就应尽快到具备帕金森病DBS手术能力的专业医院开展综合评估,判断是否适合进行手术治疗,从而控制改善症状、减少症状波动、减轻药物副作用,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版权声明:部分图片源自摄图网,如有版权纠纷,请及时联系医院。一经查实,将立即删除。

此文章仅作为临床学术研究、学术交流使用!

上一篇:35岁蹊跷脑出血查出“烟雾病” 联合手术重建颅内血运通道 下一篇:“00后”小伙“怪病”缠身难自理 神经内科团队寻踪觅迹擒“元凶”(一)
医院简介专家教授科室介绍医院荣誉医学百科就医指南上海蓝生脑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