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 (Winter Solstice),又称“冬节”、“贺冬”、“长至节”等,华夏二十四节气之一、八大天象类节气之一,与夏至相对。在中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据传,冬至在历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中国北方在冬至这一天有吃狗肉和羊肉的习俗。在中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在今天江南一带仍有:吃了冬至夜饭长一岁的说法,俗称“添岁”。
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并且越往北白昼越短。时至冬至,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民间由此开始“数九”计算寒天(民谚:“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数九”)。同时,冬季也是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因为气温降低时,血管收缩,血压随之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循环减慢容易导致血栓形成从而引发脑血管疾病。因此有一部分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好,血压容易骤然升高,一些既往有脑血管病变患者极易诱发卒中(俗称“中风”)。
所以,冬季要特别提高警惕,预防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针对目前中国的现状,减少脑血管病危害和疾病负担的最有效方法是针对其危险因素积极地进行早期干预。那么,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可分为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和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有年龄、种族、性别、家族史等;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吸烟、房颤、高脂血症、颈动脉斑块、过度饮酒、暴躁生气、熬夜压力大、暴饮暴食等。
针对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控制血压血糖、改善颈动脉斑块
平时在家要学会经常测量血压,测试血糖,测算心率,以确保血压、血糖平稳。如果血压、血糖控制不佳,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协助下制定合适方案;有颈动脉斑块者要定期复查颈部血管超声,控制病情发展。
生活规律,避免劳累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不要过于劳累,超负荷工作可诱发脑出血。
戒烟酒,合理饮食
在饮食上可多吃一些高纤维绿色食物,少吃油腻食物,膳食总体上要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及时给身体补充水分;伴有习惯性便秘者,要常吃香蕉、蜂蜜、玉米粉等食物,以利润肠通便;冬季进补要根据个人体质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切忌盲目进补。
调整情绪
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学会控制情绪,保持乐观愉快的心情,切忌狂喜暴怒、忧郁、悲伤、恐惧和受惊。
防寒保暖
血管在冬季寒冷时容易收缩、痉挛,发生供血不足,并可能导致栓塞,要十分注意保暖,尤其有心脑血管基础疾病的人勿用冷水洗脸、洗衣,以免寒冷刺激导致血压升高。
适当运动
可进行户外散步、慢跑、伸展运动、打太极拳等运动,运动时间和强度要适当。老年人不宜过早晨练和剧烈运动,避免因冷空气刺激使血管骤缩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身体不适要就诊
脑血管疾病在发病前多数人都有血压升高或波动、头痛头晕、手脚麻木无力等先兆,发现后要尽早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科学用药
患有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心房纤颤等疾病者属于脑卒中的高危人群,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服药并定期复诊,以检查病情变化情况,调整用药等。
总之,冬季天气寒冷,脑血管病并非防不胜防。我们平时要注意健康生活、控制三高、定期体检等,做好自我健康管理,预防脑血管意外,健康平安过冬。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神经内科特需专家王玉霞提醒:如果发现身边的人出现以下症状,千万不能耽误病情,别以为休息一会儿就会好转,患者发生中风最重要的救治前提在于及时送医以及医院快速救治。要快速识别脑中风与否,请牢记“中风120”——
•“1”代表“:看“1”张脸,脸上是否会出现不对称、口角歪斜的表现;
•“2”代表“:查“2”只胳膊,同时平行举起两只胳膊,是否会出现单侧无力;
•“0”代表“:(聆)听语言,是否会言语不清,表达困难。
冬至话养生
俗话说,冬至饺子夏至面。对北方人来说,冬至这天大多都吃饺子,南方大多吃汤圆、腊肉等,西北地区还有吃牛羊肉的习俗。冬至确实是养生的重要节气,古语也有云“气始于冬至”,宜温养脾肾、藏阳固本。冬至后,饮食调理要注意:
1.多温补少寒凉
可食用一些黑豆、黑米、黑芝麻、红枣、栗子等种子类食物,及羊肉、牛肉等厚味以温阳;而对于肝肾精血不足的人群,过度“温补”易生内热,饮食适当兼顾养阴和疏肝,例如选择白菜、莲藕、萝卜、柚子等滋阴去燥的食物;要少吃冷饮、海鲜等寒性食物,同时也注意不可过食辛辣刺激、煎炸的食品,容易生阳动火,导致内热积聚,也不可过食滋腻难消化或者过咸食物,过咸会伤肾,损伤阳气。
2.适量补充营养、少食多餐
冬季日照时间缩短,人们的户外活动减少,很容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要注意适当地选用高钙食品,吃饭也最好少食多餐。
上一篇:脑梗 “疾如风”,抢占 “4.5小时溶栓黄金时间” 刻不容缓 下一篇:冬季是中风高发期,神经内科张静波主任提醒:老人需做好六点防护不断探索,砥砺前行,致力全民脑健康!...【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