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医院动态 > 医院新闻 >

“纤”入为主 一探究“镜”——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参加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内镜全能高级培训

日期:2019-08-14 来源: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进入脑科疾病答疑区

医院公告 我院为上海市医保定点单位 如以下阐述文章有不明之处 建议花几分钟时间点击网络咨询服务,一对一为您网络解答咨询!

  “走心”的段子,

  可以戳中泪点;

  “走肺”的镜子,

  可以救人生命。

  1897年3月30日,德国医生 Gustaf Killian 用内镜技术来处理呼吸道病变,他为一个63 岁的患者取出因进食误吸入气管内的一块猪骨头,这是历史上首次用硬质支气管镜(硬镜)进行诊疗。

  经过前辈们的不懈努力,不但使硬镜发展成为今天一项成熟的技术而应用于临床,并且成为现代介入技术的有力支持。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支气管镜的材质和功能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其中,支气管镜发展为软性支气管镜,又称可弯曲支气管镜 (flexible bronchoscopy ) 。软性支气管镜分为纤维支气管镜(Bronchofibroscope) 和电子支气管镜 (Electronic bronchoscope) 。(本词条“支气管镜”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核)

  如今,以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和电子支气管镜为代表的软性支气管镜,已在肺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小身材大用场”的软性支气管镜

  管腔直径与普通吸管相仿、管身柔软可弯曲,可以轻巧地由人体口腔或鼻腔进入气管直至各支气管段口……8月8日,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医生刘苏,将手中的电子支气管镜小心翼翼地插入患者沈某(化名)的鼻腔。

  一年前,沈某突发脑出血紧急进行了手术,术后神志不清且于近期病情加重并伴有持续咳嗽,被送入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经诊断,患者肺部严重感染,气管内可见较多粘痰,倘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最终会导致患者呼吸衰竭而死亡。

  ▲ 神经外科ICU刘苏医生(左一)用电子支气管镜为患者检查灌洗

  在护士郭媛媛的协助配合下,刘苏医生用电子支气管镜为沈某检查和灌洗。随着电子支气管镜不断深入,患者右肺上叶清晰的高分辨率动态图像呈现在电脑屏幕上,帮助刘苏准确找到病变部位。“通过分段多次灌洗治疗后,使患者肺部感染得到有效控制,逐渐恢复正常的呼吸功能。”刘苏表示,该方法副作用较小,使许多隐藏在支气管及细支气管难以发现的疾病,以及靠影像学及其他检验难以确诊的肺部占位性疾病,在没有体表创伤的情况下得以确诊及治疗。可使许多患者免除手术开刀之苦的同时,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高门槛培训助力诊疗水平提升

  目前,软性支气管镜的应用在各大医院越来越普及,但是,软性支气管镜诊疗就好比溶洞探险,一不留神探头就可能在患者气道中“迷路”,分不清自己处在哪个位置,小小的操作失误更会给患者带来危险。因此,对于临床医师的技术和应变能力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针对目前我国内镜(软性支气管镜是内镜的一种)规范化培训和专业人才短缺的现实问题,中国医师协会于2017年成立了首个内镜医师培训学院,全面开展内镜医师规范化培训,并逐步建立我国内镜专业医师的培训体系,培养更多的内镜专业人才。

▲ 神经外科ICU骨干医生刘苏(二排右一)、护士郭媛媛(二排右三)参加培训

  从今年4月起,学院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呼吸内镜全能高级培训班。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神经外科ICU骨干医生刘苏和护士郭媛媛参加了此次培训班。

  与其它专业培训“宽进严出”不同,此次培训班设置了较高的学员准入门槛,除要求提供医师资格证、执业证和学历学位证明等材料之外,还对所有报名学员进行了理论考试,合格者方能择优入学。

  “电子支气管镜操作看起来方便,但要用好却并不容易。”刘苏坦言。三个月的培训,几乎都在“实战操练”中进行的。

  长海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白冲教授领衔的专家团队,通过操作演示和“手把手”指导,帮助学员熟练处理软性支气管镜诊疗各项操作的关键点和疑难点,为后续开展临床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白冲教授等专家与刘苏一同参加全国内镜EBUS(超声支气管镜)沙龙

  ▲ 郭媛媛(右二)进行实际操作培训

  目前,刘苏和郭媛媛顺利完成了所有培训课程,已在临床多次为患者开展软性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专业培训,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神经外科ICU除了已开展的软性支气管镜检查和灌洗项目外,已具备开展球囊扩张术、异物取出、气切口肉芽处理、冷冻治疗、EBUS(超声支气管镜)等项目的能力。

再苦再累 只为让患者受益

  神经外科ICU接收的患者,大多处于危、急、重的状态,病情瞬息万变,长期卧床很容易导致患者呼吸困难、肺部感染的发生,常规临床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软性支气管镜的运用,对于重症临床可谓“及时雨”。

  神经外科ICU主任李鲁萍曾在上海胸科医院工作30多年,她始终致力于将危重症患者呼吸道问题,尤其肺部感染的处理打造为科室特色。凭着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李鲁萍不断钻研和摸索,终于探索出了对抗肺部感染的“利器”——用纤支镜灌洗引流脑卒中后重度肺部感染。

  ▲ 李鲁萍主任(左一)为患者进行纤支镜诊疗

  然而,看起来细细长长的纤支镜,实际操作起来却并不轻松。

  每次纤支镜的检查治疗一般都在1小时以上,遇到患者突然出现氧饱和度、心跳等生理指标异常波动,还要随时做好抢救的准备。这不仅要求医护配合默契,注意力高度集中,全过程保持站姿,这些对医护人员的体力也是很大的考验。

  目前,神经外科ICU承担了全院各住院病区的软性支气管镜检查治疗工作,2016年至2018年的三年间,共完成软性支气管镜检查和灌洗共计近六千次,改善了大量患者的呼吸道症状,挽救了众多危重患者的生命。

  李鲁萍还与科室团队成员查峰、岳尧尧在《上海医药》2018年第九期中联合发表了题为《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引流治疗脑卒中后重度肺部感染284例报道》的学术论文,获得了同行好评。

  ▲ 李鲁萍主任团队刊发的署名学术论文

  李鲁萍主任表示,科室两位骨干医护从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培训学院学成归来后,将通过“传帮带”的方式让更多医护人员掌握相关技能,不仅增强了团队的临床实力,还将为蓝十字脑科医院打造危重患者气道管理特色,提升医院软性支气管镜诊疗水平作出积极贡献。

小 贴 士

  什么是“软性支气管镜”?

  软性支气管镜又称可弯曲支气管镜(flexible bronchoscopy),分为纤维支气管镜和电子支气管镜。

  1、纤维支气管镜(Bronchofibroscope)简称纤支镜,它是将数万根极细的玻璃纤维组成一根直径仅数毫米的可弯曲的内窥镜,由患者的口鼻插入,通过直接窥视肺脏的病变部位,从而对呼吸系统疾病进行各种诊断和治疗性操作,在现代呼吸内科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纤支镜就像“医生延长的手”,它通过一根带镜头的导管插入到患者的气管、支气管以及肺部更深的管道中。医生借此可观察、处置肺部病变,近年来被广泛运用于临床。

  2、电子支气管镜 (Electronic bronchoscope)是在纤维内镜的目镜处连接一微型电荷耦合器(CCD)接口,可将图像转变为数字信号,再在电视系统显示。具有影像清晰,色彩逼真,分辨率高,还有放大、照像、录像、微机处理、资料储存、易于操作、更为安全及便于消毒等优点。

  (本词条“软性支气管镜”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核)

上一篇:静谧的港湾——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举行“温馨值班室”评比 下一篇:神内教研学术交流(第五期)| 神经内科张静波主任解读类卒中样发作的鉴别诊断
医院简介专家教授科室介绍医院荣誉医学百科就医指南上海蓝生脑科公司